找到相关内容273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比丘律仪与比丘尼律仪

    三界,复教化众生,亦出离三界故。三、破恶义,谓修诸道品,断欲,降伏烦恼。由因中有此三义,故得阿罗汉果时,卽有应供、无生、杀贼之名。新译名「苾刍」,是香草名,产于雪山,具五种德以喻比丘:一、体性柔软,...」如世间法律,可以楷定是非轻重,以量刑科。今道与俗违,其居常止作,有犯无犯,若重若轻,亦应有常法,以便遵循而资处断,此佛教律法之所由兴,其义与世间法律不殊。又戒因缘经云:「鼻秦言,奈耶秦言真,若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562911.html
  • 禅观与念佛

    那些自傲自慢的人,让他们修习不净观,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臭皮囊;对那些看重财富的人,让他们修习因缘观,知道财富并不能永久保有;对那些贪女色的人,让他们修习不净观、白骨观、死尸观,看他们会不会还一个...接着叙述释迦牟尼由此觉悟十二因缘,总结出苦集灭道四谛:   “尔时菩萨既知无明因行,行因识,识因名色,名色因六处,六处因触,触因受,受因因取,取因有,有因生,生因老死。忧悲苦恼,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90263400.html
  • “平常心是道”的禅学思想

    的场景中。  马祖“道不用修”的主张,在《宝林传》本《四十二章经》中,托释尊之语解释为:  尔时,释迦如来成道竟,示众日:夫出家沙门者,断欲,识  自心源,达.佛本理,悟无为法, 内无所得, ...虽身处凡夫,但不沉溺于种种贪与执著(在生死行不为污行)。简而言之,即菩萨行是不人生死不住涅架之行,这在禅宗中引为理想境界。由此,平常心不单纯是离开世间的清净之心,而是融合在日用中,在寻常日用中保持“...

    邱 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3163722.html
  • 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知识意义

    七死七生,便证阿罗汉。爱欲断者,如四肢断,不复用之。”  第二章:“佛言:出家沙门者,断欲,识自心源。达佛深理,悟无为法。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,心不系道,亦不结业。无念无作,非修非证。不历诸位,而自...所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,并且说明此一操作方法的意义,正是本经的主题。参见经文:  第三章:“佛言: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,受道法者,去世资财,乞求取足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慎勿再矣,使人愚蔽者,与欲也。...

    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0463962.html
  • 陈若曦佛教小说中女性形象与主题意识──以《慧心莲》、《重返桃花源》为探讨

    说:  你妈妈不忘当年的痛苦,当了住持后,努力救助被推入火坑的原住民少女,后来又救助遭受婚姻暴力的女人……她是把子女的心扩大了这些受苦受难的人。(p.155)  承依把自己做少女、少妇时悲惨的...政治意识强烈的作家,而并未意识到他同时也是一个关注女性命运、生存现状和生活方式的女作家,实在是一种误会。虽然她小说并不像四十年代的张玲、苏青那样专注于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;也不像八十年代的李昂、...

    丁 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4464768.html
  • 天宁禅寺风貌

    释迦牟尼佛所知,就藏匿其子,启发他将心比心,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别人的孩子。后来鬼子母神弃恶扬善,带著自己的孩子一起皈依了佛教。这是说佛以慈悲为怀,法力无边,能教诲、改造所有的恶人。(待续)■ 四大天王...位陪客-济颠与疯僧。济颠颂称济公,即南宋僧人道济俗名李心远,在杭州灵隐寺出家,后移住净慈寺。他神通广大,吃熟的吐活的,装疯卖傻,玩世不恭,扶肋弱小,不戄权势,常嘲弄达官贵人。传说济颠是罗汉转世,但...

    果 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4764771.html
  • 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佛学渊源辨

    儒家著作中不见,它最初见于汉译佛经。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“佛言:出家沙门者,断欲,识自心源,达佛深理,悟无为法。”(注:《大正藏》第17 册。此经译者有争议,其译入中土不会晚于晋,此书已见《出三藏...得心源;悟必以心源来悟。无悟即无心源,无心源即无悟。以心源悟,就是第一义之悟。  在唐代,受到佛学尤其是禅宗的影响,佛门之外谈“心源”者甚多。宋之问《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》:“物用益冲旷,心源日闲细...

    朱良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2965063.html
  • 演培法师:人间佛陀(2)

    所以不敢著五欲,不足说五欲没有它的乐趣,而是畏于老病死苦的袭击。不错,古昔诸王,先是在俗享受欲乐,然后始出家修道,但是我要问你:这些过去的诸王,现在究竟在那里?由于贪著欲乐的关系,还不是在轮回中...不来向你作最后的诀别,因为以慈悲心一切众生,总比将献给一个人,来得更为崇高伟大。如我一旦得到正觉,你同样的会得救脱。现在我所希望于你的,就是好好的将无父的儿子抚养长大成人,以安慰父王不因我的出家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1265955.html
  • 生命与未来(2)

    谁比谁好一点,努力地穿上美德的外衣,打击一个又一个的“生命”,凌辱一个又一个的“生命”。我们为什么会搞成现在这个样子,自己难道没有丝毫“歉意”吗?而人们心底唯一可以共鸣的东西--。也从此冲破了...自己”:根本没有第二个“配偶”的生命,根本没有迷信的生命,根本没有“生命”的生命,生命的生命!  “”是什么  看一看吧!只有如此,你才可以真正地安心,看起来好象并不容易。事实上,可能比这容易不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5767759.html
  • 慈悲(海涛法师选辑)〔2〕

    以智慧为究竟,便能以正念为宗,应物照形。倘人我、是非、恩怨足以影响原本清净的心灵,生起无谓的痛苦、烦恼、执著,此为业力现前,当断然舍,莫生憎,可免再次的堕入无边的苦海。 大智慧 ...诚恳的接纳自己,实践自己。 ◎布施的确是修行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。因为布施是在培养自己的供养心、喜舍心,从欢喜供养、舍执中,拓展心量、广结善缘。因为心量大,善缘广了,福德因缘俱足了,才容易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067896.html